【生態文明面面觀】
基于實踐辯證思維之復雜生態系統導論
李傳林 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副會長、研究員
我們以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性、系統性、人本性基本觀點為出發點,依從實踐性思維要求和主體性思維需要,針對復雜生態系統,堅持辯證思維,延展辯證規律和辯證范疇,提出界面、相態、趨勢、可行、合和、合質、鏈條、模擬等八個中介范疇所闡明的中介控制論和所論證的關系恒衡論及相關表達式,研究歸納提出系統作用合和、競合、和合、化合、綜合等五合機制所形成的生態機理和生態原理,深究系統本體或實體內在變化提出質和質變、相和相變、象和象變、環和環變等四體和四體變概念,以及細察系統外形或表型外在變化提出態和態變、勢和勢變、界和界變、模和模變等四形和四形變概念或術語所描述的機理、原理或規律,并運用新提出的范疇、概念、術語與機制,對生態學、生態哲學、生態系統學、生態整合學等相關重點內容,重新梳理和表述,形成文章基本結構和基本內容,以期以復雜生態系統研究對象為焦點對生態各學科有一個系統辯證的把握和融會貫通的理解。
一、生態學:生態及生態系統
(一)生態及其特性。通常定義:生態是生物和環境之間的各種因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關系,研究這種關系的科學就是生態學。定義缺陷:一是生命體、有機體及其它們的系統同樣有生態問題;二是環境也有生態問題;三是任何學科要成為科學的學科必須有特定的研究對象,這個對象不都是“關系”,否則就沒有學科劃分,也就沒有生態學。我們定義:生態是指作為有機體及其系統生成性態、生存狀態、生長勢態、生境位態、生發適態、整生樣態等等特質和形態的總和。這符合恩格斯“相互聯系的總體”和“過程的集合體”系統辯證思想。生態特性是指生態體(有機體)及其生態系統生成有機性、生存協調性、生長持續性、生境秩序性、生發競合性、整生完備性等等本質和特征的總稱。
(二)生態系統及其特性。生態系統是指具有生態特性的有機系統。系統論(系統思維)是生態學從自然科學領域通向社會科學領域的橋梁,其根本的紐結點在于無論是自然研究對象還是社會研究對象,以及自然和社會混合研究對象,它們都具有系統的本質特征,都是一個可供研究的系統存在;它們具有生態本質特性,都可以以生態系統來加以定義。從自然和社會這兩個對立物看,可以分為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而自然生態系統又可以分為生物生態系統即生物系統層面生態系統,地球生態系統即生物系統與物理化學系統構成的系統,太陽—地球生態系統等等。廣義社會生態系統可以分為經濟生態系統(市場生態系統、企業生態系統、產業生態系統等),文化生態系統(觀念形態生態文化系統、制度形態生態文化系統、設施形態生態文化系統、審美形態生態文化系統,政治生態文化系統,傳統生態文化系統等),以及狹義社會生態系統(生育教育系統,生產生活系統,衛健娛樂系統,社會保障系統等等)。自然與社會混合生態系統,如人口生態系統,科技生態系統,管理生態系統等等。而每一子系統都可以再細分為更小的孫系統,如產業生態系統又可以分為工業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服務業生態系統、旅游生態系統、設施生態系統等等。研究這些系統,都可以以正確生態觀為指導,運用生態方法,尋求生態認識成果,促進生態實踐活動。生態系統特性,即分類生態系統個別特性:以生物學生態學為主體的自然科學層面生態系統,其特性即有機性、相適性、循環性、秩序性、適應性、完備性等等。以人類生態學為主體的社會科學層面生態系統,其特性即人性、協調性、接替性、位次性、競合性、完整性等等。以思維科學為主體的哲學層面生態系統,其特性即人本性、和諧性、持續性、有序性、矛盾性、完備性等等。生態系統是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生態系統和思維生態系統在內的復雜系統,它永遠都是一個開放動態系統。一般生態系統共同特性:生態系統由各種要素構成,要素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具有互聯性。生態系統有機性或人性或人本性是善與惡、得與失、欲求與滿足之否定之否定規律作用過程所體現出來的互補性。生態系統相適性或協調性或和諧性是平衡與非平衡、均衡與非均衡、恒衡與變易之質量互變規律作用過程所體現出來的互助性。生態系統循環性或接替性或持續性是功能、動力、機制持續與否之對立統一規律作用過程所體現出來的互動性。生態系統秩序性、位次性或有序性是其系統與特定環境綜合作用過程所體現出來的互變性等等。系統結構一旦形成,就總是趨向于保持某一穩定狀態。穩定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受外界干擾,系統可能會偏離某一狀態而產生不穩定,但一旦干擾消除,系統又恢復原態,繼續出現原來的穩定。此即生態系統穩恒性等等。
(三)生態學及其分類。生態學就是研究生態(包括系統、生物、有機物、生命體、人類的生態等等)及其規律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是人類歷史上較早一批生態學家,尤其是人類生態學家和社會生態學家,也是較早一批生態哲學家。不僅很早就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告誡人類謹慎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充分考慮我們目前活動可能對大自然產生往后、再往后的影響,而且他們率先開展了對資本主義反自然、反人性社會本質的批判。認為社會異化是自然異化的真正原因,要克服人與自然的異化,就必須克服社會與人的異化。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態問題只是結果,社會生態問題是原因。把人解放、自然解放看成是社會解放重要內容,換句話說,就是把社會、人和自然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很早就產生了“紅”與“綠”相結合的社會理念。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和《資本論》等著作中有很多關于自然觀、人與自然關系、社會與自然關系的精辟論述。馬克思指出“人的生產是全面的,人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再生產整個自然界”,“社會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共產主義是完成了的自然主義和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的統一”等等問題,這些哲學問題很有現代生態意義,是生態理念、“紅”(社會革命)與“綠”(生態革命)相結合的理論先聲。生態學科門類極為繁多,國外生態學界把生態學分為淺層生態學和深層生態學,前者著重研究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對人類有用性和提倡治理環境污染,后者著重研究人與自然生態價值、人與生命體生態平等和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與環境和諧。結合國內生態認識和實踐實際,我們把國內外生態學分為三個層次:淺層生態學研究“自然環境生態”問題,主指以生物生態學為主體的自然科學生態學;中層生態學研究“人類社會生態”問題,主指以人類生態學為主體的社會科學生態學;而深層生態學研究“深層追問”問題,主指以思維科學為主體的哲學生態學,或生態世界觀、生態價值觀和生態人生觀問題等等。
二、生態哲學:生態思維及實踐性系統性人本性
(一)生態思維及其活動。恩格斯說:“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仍然獨立存在的,就只是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瘪R恩哲學是關于一般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生態思維主體是生態思維者,生態思維客體是被思維著的生態者。生態思維包括生態認識和生態實踐,或者說生態理論思維和生態實踐思維,它們之間構成雙向三角關系。生態認識的對象是認識本體、過程是認識運動、結果是本體論。生態實踐的對象是實體、過程是實踐活動、結果是實體論。生態思維的對象即生態思維客體,是生態存在(本體或本原等等),生態本體是被思維著的實體,對本體的看法就是生態觀,亦即生態本體論,也就是自然—人—社會復雜系統整體觀及生態規律。生態思維特性: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均處于思維空間,在思維中聯結成有機一體,亦即整體性或系統性;思維包括認識(理論思維)和實踐(實踐思維)兩個方面,且在思維活動(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中一刻也不可分離,亦即實踐性或辯證性;認識對象和實踐對象在思維本質上具有同一性,知行合一(人本性)。生態思維活動是指生態認識活動和生態實踐活動的統一過程。生態思維認識活動就是認識主體(包括人類和“有價值能力的”有機體)對生態本體及其變化發展規律,運用概念、判斷、推理、檢驗等進行把握而形成思想結果的過程。對認識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認識本身形成生態認識論,也就是從笛卡爾模式(機械、部分、零散)轉向生態學模式(有機、系統、整體),往往通過建立生態系統認識模型實現。生態思維實踐活動是以生態價值為導向的運用生態認識理論成果對生態實體進行改造的現實活動。生態價值包括人的價值、社會價值和自然自身價值,都應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尊重。生態實踐活動包括人類“生態運動”和自然界不斷的“生命運動”。對實踐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認識形成生態實踐論。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是指在現實活動基礎上發揮認識論作用提煉出思想理論,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把認識的思想成果用于指導實踐活動,實現對生態系統認識的統一過程。實質上是思維的生態循環遞進過程。
(二)生態哲學基礎理論及其踐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超越近現代西方哲學之哲學:突破“體系哲學”,超越形而上學龐大體系,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徹底的、真正的、發展的、完美的體系,本質上是實踐哲學,不但強調怎么認識世界,而且更加強調怎么改造世界;突破二元分離狀態,超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對立,強調對立統一辯證法,尊重世界的多元化、事物的多樣性,本質上是多元系統哲學,最經常最基本的是三元哲學,從現實實踐這個立場出發,用注重實際實踐的方法,發現事實之間的辯證聯系,思維世界包括認識和實踐的主體、認識和實踐的立場(參照系)、認識和實踐的客體三元構成的體系;突破理性和非理性分離狀態,超越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對立,強調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本質上是人本哲學—集中體現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即建立在“現實的”“個人的存在”上;人的勞動既誕生世界歷史也生成自然界,既改變身外自然也改變自身自然;“既然勞動者創造了世界,勞動者就對這個世界擁有天然的主權”;勞動創造世界是人類社會歷史的基礎性事實,創造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人的創造性本質促進人的自由發展,創造、擁有、支配、享用世界這四者不可分離。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之初就提出了人的異化理論,即批判人成為物質的奴隸,成為人自身的對立物,而主張人回歸自身。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或情感的。一個完整的人是由肉體(物質)和靈魂(精神)構成的,缺一不可。人既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動力,也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既是認識和實踐的主體,也是認識和實踐的客體,認識和實踐都是人的,也都是為了人的。
中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相同特質:注重實踐性,注重人事,注重人與自然社會關系,少有龐大的形而上學體系,因此引起一些西方學者運用近現代西方哲學的思維模式判斷我國沒有哲學,實際上中國哲學就是實用哲學;注重研究復雜社會系統,注重整體研究,注重總體平衡,少有對事物內在結構的定量分析研究,因此被一些西方學者誤認為中國傳統哲學無科學性,而實際上是多元的復雜系統哲學;注重人本、人心、人性,采取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辦法,注重自身修養、倫理道德,追求做人、做事的統一,實質上是人本的哲學。中國傳統哲學早已超越近現代西方哲學,《周易》是最典型的哲學經典,最具靈魂的系統原論;《道德經》從具體事物的多樣性及其變化的復雜性抽象出統一的“道”,提出道生萬物和道法自然,就是宇宙論、本體論、人本論、認識論學說,也是治國、治軍、保民、處世、做人實踐性很強的著作,更是一部基于樸素現實生活的辯證法論著,無論是思維對象還是思維方式都對近現代西方哲學涵蓋無遺?,F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自始至終具有實踐性、系統性(系統矛盾論、系統辯證法)和人/民本性特質,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忠實踐行發展和對中華優秀傳統哲學思想真實傳承弘揚的結晶。
(三)生態系統哲學及其內在改造。比較普遍認為,一般系統論的思想源泉是唯物辯證法,它的許多基本觀點與唯物辯證法是一致的。按照我們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解,這里提到的唯物辯證法應當是實踐辯證法。系統哲學主要研究系統本體論和系統認識論等問題,理所當然要解決實際問題。系統本質屬性包括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統一性,不同系統之間存在同構現象(普適性規律)。一般系統論學科包括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協同論、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循環論、混沌論、錯綜論等等分支?!兜赖陆洝肥窍到y本體論經典,《周易》是系統認識論經典,而這兩經又遠遠超越了本體論和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典型的系統論哲學。馬克思肯定黑格爾辯證原理表現出系統觀點:“真理的要素是概念;真理的真實形態是科學系統”,“科學只有借助于概念自己的生命,才能成為有機的系統”,“知識只有作為科學,或作為系統,才是現實的,才能夠表述出來”,“真理只有作為系統才是現實的”。恩格斯的體系、總體、集合體特別是要素與統一體、系統等術語就是系統論概念和原理的準確表述。按照“以往所理解的哲學”,系統論只是在辯證法那里取得了哲學的表達形式,但按照馬恩哲學思想,系統論就是哲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運用于生態系統,生態哲學應當具有實踐性、系統性、人本性等。在實踐中堅持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需要對系統進行控制和實現可控狀態。中介控制論:它是復雜系統理論在系統控制中的再生,主要依靠馬克思主義哲學范疇在生態系統中的再造而達成。其一,現象—界面—本質。沒有界面就無所謂現象和本質,只有明確界面才能分析現象抓住本質,在系統矛盾運動中只要因時因地因人找準界面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界面是認識和實踐從現象通達本質的橋梁,控制界面就達到控制系統、化解矛盾的目的。其二,形式—相態—內容。沒有相態就無所謂形式和內容,只有明確相態才能運用形式包絡內容,在系統矛盾運動中只要因時因地因人找準相態就能完善形式豐富內容,相態是認識和實踐從形式發現內容、從內容尋找形式的基本條件,控制相態就達到控制系統、化解矛盾的目的,實現系統矛盾通過競合和互動從對立到統一、通過和合和互助從量變到質變及質量互變、通過化合和互補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運動變化發展。其三,偶然—趨勢—必然性。沒有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趨勢,偶然性不可能發生為必然性,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也不存在某種必然聯系。從偶然到必然,或者從必然反觀偶然,其間必存在趨勢。在系統矛盾運動中只要因時因地因人找準趨勢就能明確偶然的意義,預測必然性的出現,控制趨勢以控制偶然性的不利因素成為必然性、順應有利因素生長促成必然性發生。其四,可能性—可行性—現實性。在控制系統中,沒有可行性,也就無所謂可能性(知)和現實性(實),沒有可行(行動及其可行性)則可能不能轉化為現實,現實也就不能按照期望的目標和目的發展,而只能是自然而然的發展,實現從可能到現實的基本途徑是可行,超越可行的可能無法實現,超越可行的現實也是不存在的、可望不可及的。同理,還有:同一—合和—差異;個別—合質—一般;原因—鏈條—結果,簡單—模擬—復雜。界面、相態、趨勢、可行,合和、合質、鏈條、模擬等八個中介范疇,是從二元哲學進入三元系統哲學應當重視的基本概念,術語是舊的,但哲學含義是新的,它們居于中介地位或者控制性地位,引導生態哲學更具有實踐性。關系恒衡論:管控生態系統的目的,在于明確要素之間的關系或系統結構,促使其質的守恒和量的平衡,不斷調適恒衡關系,力求系統穩定性,把系統把握在人力可控范圍,持續發揮系統的功能作用。在系統中各要素穩定聯系所形成的結構,可以是平衡結構和非平衡結構。平衡結構要素和系統構成部分之間的聯系排列方式保持相對不變(質守恒),要素及其數量也不變(量平衡)。非平衡結構要素和系統構成部分之間的聯系排列方式相對變動,要素及數量也變動。
三、生態系統學:生態原理及控制機理
(一)生態原理及其邏輯。1.生態人原理:把研究對象當成一個復雜的“生態人”。生態人是一個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理性與非理性、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的有機整體。人以整體而存在,人的結構大致分為身體(物質結構即自然無機界相交部分或生境原生部分)—生體(自然生物結構或生命體整體)—生理(肉體結構或營養結構)—心理(文化結構)—心靈(倫理結構或精神結構)—心宿(心靈歸宿或宗教信仰)等等。人本包括本體(指的是身體、生體整體)、本質(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即生生不息)、本性(指的是心性即心靈、心宿等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等。人是一個復雜生態系統,包括涉及本體的復雜自然系統、涉及本質的復雜人類生命系統和復雜經濟社會系統以及涉及本性的復雜人類意識系統。
2.結構化原理。其一,生態位。即有機體個體或群體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職能”作用,在生態系統空間結構中的位置和功能。在自然、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系統中均有生產、消費、分解(分配)、還原(回收利用)者和環境,存在各自生態位,每一個環節中不同有機體(個體、群體、企業、社會組織、文化團體等)居于不同生態位。其二,生態網。生態系統具有一定時間結構和價值結構,置于一個網。自然、經濟、文化、社會等生態系統各種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配者、還原者)之間最本質聯系通過價值交換和轉換實現,不同有機體之間在價值關系中形成價值鏈,價值鏈把各種有機體連成一個整體。價值鏈往往是交叉鏈索,形成復雜網絡結構即價值網,各有機體成分通過價值網發生直接和間接聯系。價值鏈網中隱含食物鏈網、物質鏈網、能量鏈網等,在一般生態系統中這些鏈稱為生態鏈,這些網稱為生態網。其三,生態塔。生態整體系統立體分層結構。自然生態系統中,營養階層或者營養級越低,生物個體數量、生物總重量和生物總能量越多,營養階層或營養級越高,則生物個體數量、生物總重量和生物總能量越少。這一現象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系統中同樣存在。在一般生態系統中,形成有機體個體數量、有機體總質量(物質量)、有機體總能值三座生態金字塔。其四,生態流。開放生態系統中,有機世界+無機世界=生態世界。生態系統物流、能流、信息流、價值流、人流構成生態流。能量以物質為載體,同時又推動物質運動。自然生態系統物質主要是生物生命活動所必需各種營養元素,在各個營養階層之間傳遞并聯結構成物質流。生態系統成員之間及成員內部不斷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流),它將生態系統各部分聯系、協調成為整體。生態系統價值流,是人類在勞動中把自然物能流演變成經濟物能流。價值沿著生產鏈不斷形成、增殖、轉移,并通過交換實現,此過程就是價值流動過程(價值流),每個勞動生產環節都要出產品、部件或原料,消耗一定勞動量,流動著的價值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不斷增殖(稱為價值流增殖),而能量隨著生產部門及生產環節轉移,其數量逐漸減少,直至全部耗盡(稱為能量流衰減)。能值反映環境、資源、產品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所起作用和貢獻,是指流動或貯存能量中所包含另一種類別能量數量(常用太陽能值)。以能值為標準,把不同種類、不可比較的能量轉換為同一標準進行比較,某種物質或能量能值轉換率(單位物質或能量所含有太陽能值量)愈高,表明該物質或能量能值愈高,能量系統中等級階層愈高,生態系統較高階層者具有較大能值轉換率。能值流與價值流數量關系用能值與貨幣比率表示,它們于復合生態系統流動呈相反方向。一般說,出口自然資源原料是損失財富行為,因為原料具有高能值,而收入貨幣換得能值很低。社會生態系統中還有人流,即人口遷移。我們把一般生態系統人流、物流、能流、價值流(能值流)、信息流等,統稱為生態流。生態流形成生態流線,生態流線構成生態場,生態場充滿場態物質—生態介子。其五,生態還(循環)。一般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還原者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形成循環,因而有循環經濟、循環社會進而生態循環現象。生態循環用傳統特色語言稱為“回還”或“還”。
3.恒衡原理。恒以變持,衡以易持:可表述為{持恒,變易,持衡}。系統恒衡實現機制:一要保持系統開放,用狀態{界面,合和,相態}表征,即界面內合質—均質,構成相態;界面外異樣—和易或和異,構成環境;由于相態與界面通過合和中介作用而處于動態和開放狀態。二要趨向遠離平衡,用狀態{相態,合質,趨勢}表征,由于系統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能信息,外參變量變化引起均質的變化(如質之量的分布均勻化),相態發生變化,進而結構發生變化,實現非平衡;由于內在的合質總是向更加均質化方向發展(合質量的均勻化),在均質運輸較強作用情況下,相態變化呈遠離平衡趨勢,其發展趨勢總體也是合質的;相態變化與相態變化趨勢之間由于有“合質”化或均質化中介作用而遠離平衡。三要具備反常漲落,用狀態{趨勢,鏈條,可行}表征,遠離平衡使新結構出現成為可能趨勢,新結構真正實現必須沿著通向可行途徑,在物能信息運輸即外參變量顯著變化條件下,由三個途徑(鏈條)即合質化(均質化)、異質化、合和化的顯著變化過程,引起相態變化,新的結構實現得以可行。四要能夠達到閾值,狀態值用{可行,模擬,界面}表征,舊結構通過可行軌跡向新結構演進,必須模擬控制外參變量(物能信息)使其精準地達到閾值,才能使相態發生不可逆演進,突破舊結構界面而形成新結構界面。新界面一旦形成,新結構就被“鎖定”,不能返回。
4.進化原理。把系統進化作為一個自然的有機演化過程,那么質變是整個進化過程的第一階段,是系統微變(態變),沒有相變響應而沖破相界面發生界變,這個過程會回到原來狀態;相變是第二階段,是系統漸變(勢變),平衡相變(一級相變)、非平衡非線性相變引起象變,非平衡相變(二級平衡相變)是平衡相變到非平衡非線性相變過渡性相變,如果其沒有沖破特定相區域界面(實現界變)就不可能引起象變,否則就發生象變;象變是第三階段,是系統顯變(或相界變),實現由無序到有序、由簡單有序模式到復雜有序模式、由有序到混沌宏觀轉變,從而引起系統功能變化;環變是第四階段,是系統模變或突變,促使系統、系統類型、系宗模式化或穩恒化。自組織機制、漲落機制、選擇機制、隔離機制是系統和環境共用機制,由系統內外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這些機制在質變、相變、象變、環變中均發揮作用并形成體變各自運轉機制。當獨立考察環境進化時,它仍然遵循質變、相變、象變、環變四階段規律。
5.競爭原理。競爭思維三類型:其一,傳統競爭,即“你死,我活”競爭思維。這種思維,與主客分離、二元分離、理性與非理性分離密切相關,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其二,系統競爭,“你不死,我好活”競爭思維。競爭策略有四種:一種是以絕對優勢競爭,二種是以相對優勢競爭,三種是三方競爭格局,四種是多方競爭格局。其三,生態競爭,即“共享,共贏”競爭思維,也就是“互聯、互動、互助、互補、互變”思維?;ヂ摰膬仍谝罁情_放力,矛盾本質即合和關系?;拥膬仍谝罁亲詫α?,矛盾本質即競合關系?;ブ膬仍谝罁侵C和力,矛盾本質即和合關系?;パa的內在依據是進化力,矛盾本質即化合關系?;プ兊膬仍谝罁峭鈴埩?,矛盾本質即聯動關系等。生態競爭方式五類十五種:其一,共生。競爭關系中,存在競爭者均獲利關系,包括聯生、合生、和生關系。其二,伴生。因某一競爭者生存,就伴隨有其他競爭者生存,包括直接伴生、間接伴生、催生伴生關系。其三,寄生。某一競爭者寄于其他競爭者且對后者有害或無害,包括捕食、慢食、串食關系。其四,宿生。某競爭者以其他競爭者內環境或生活居住地為生活居住地而生成、發育和生存,并且對其他競爭者造成危害,包括外來宿生、體內宿生、“器官”宿生關系。一個生物個體的“死”滋養了另一個生物個體的“生”。自然界生物自身有價值,推而論之,自然、人類、社會自身都有價值。其五,再生。競爭宏觀環境和微觀機制下,盡管生物個體或種群(有機體)在局部地區消亡,物質循環、能量轉換、信息傳遞、價值交換不可斷然終止,再加有機體自生和催生以及生態系統自組織行為,消失的有機體必然得到復生和再生,包括循環再生、復制再生、生境再生等再生方式。
(二)生態系統控制機理。生態系統有機性生成過程是一個質變過程,核心機理是超循環原理即既自生復制又他生催生原理;和諧性生存過程是一個相變過程,核心機理是伺服原理即快變服從慢變;持續性生長過程是一個象變過程,核心機理是正負反饋原理;聯動性產生過程是一個環變過程,核心機理是反應與運輸(速度)原理等。
1.生成有機性—愛根超循環論。M. 愛根研究生命體構造和進化,提出超循環理論。大分子出現和擬種分子產生是質變機制作用過程,信使及其催生突變種是相變機制作用過程,而超循環組織和突變種組合選擇是在質變和相變基礎上象變機制作用過程,超循環組織形成既是相變結果,也是象變起始,其表型化(象界面化)、分隔化(環變)以及突變種選擇(亦即環境選擇),才促使象確定下來,相應地環境就確定了(殘留一些復合結構)。有機性是生態系統自復制性和互催生性,生成體是超循環組織。生成有機性廣泛適用自然系統、人類系統和社會系統,這是一切系統生成的天然特性。在人類社會系統體現為人性,在哲學生態系統體現為人本性。
2.生存和諧性—哈肯協同論。社會的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宏觀的或微觀的系統等,這些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系統,卻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也就是協同論所揭示的協同性。在生態學生態系統中表現為相適性,在人類社會學生態系統中表現為協調性,在哲學生態系統中表現為和諧性。在控制論外部控制(硬、直接或確定的)與協同學內部控制(軟、間接或不確定的)之間尋找平衡。
3.生長持續性—系統動力學。弗雷斯特系統動力學實際上是以系統論為指導,控制論為基礎,信息論為關鍵的一門對復雜系統特別是管理控制系統的仿真學。通過對復雜系統構建模型以準確認識復雜系統,通過信息反饋原理和機制掌握復雜系統動態行為,通過控制率量(進而積量)—決策函數達到系統符合目的持續進化,并在進化過程中對宏觀控制行為(決策及執行)不斷修正(延遲現象提供的機會),以維持系統持續性發展??沙掷m性在自然生態系統動態中表現為循環性,在人類社會生態系統動態中表現為接替循環性,在哲學生態系統動態中表現為可持續性。為了實現系統持續發展,而模擬系統結構和行為,遵循反饋原理或規律,適時控制決策參數,校正不利于持續發展的行為因素,促使其在穩定中發展進化。
4.生境聯動性—一般系統論。貝塔朗菲創設一般系統論,是對各種系統論的整合和創新發展。生境是研究所指的有機體系統的生態環境(環),有機體動態特征既源于有機體本身活性(組織性—質),也源于與生境交互作用(系統開放性—象),有機體與生境是通過其結構(同構—相)發生作用的,也就是有機體與生境通過結構而聯動。作為開放的有機體系統經過反應與運輸聯動機制(綜合或競合機制),實現等終極穩態,穩態開放的有機體系統可以保持或增加其既有秩序,這同樣是有機體與生境聯動的結果。通過類比(模擬有機體)構建模型(系統動態基礎結構)描述結構和功能以及系統行為性質,也是對聯動過程的反映。生境是相對概念,相態是質態的生境,象態是相態的生境,環態是象態的生境,質態、相態、象態、環態之間互為生境(居于不同環面)。對自然有機體系統而言,其與生境的聯動性稱為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性,而在人類社會學、哲學生態系統中,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性稱為聯動性。
5.整生完備性—生命系統論。生命系統是在宏觀進化原理支配下象變與環變合和(正負反饋機理及反應與運輸機理)而產生,生命系統層次系統是在中觀(從微觀到宏觀過渡態)進化原理支配下相變與象變合和(伺服原理與反饋機理)而生存,生命系統分系統是在微觀進化原理支配下質變與相變合和(自生催生原理和伺服原理)而生成。器(象)由組元組態(相)構成,組元組態(相)又由組元(質)構成,組元本身既可自生也可催生(質變),而特殊結構組元(優勢組元)生成集體組態(相或組元模即器)是伺服原理作用的產物,因而器也是生命過程,器之所以成器是依靠進化機制,其結果表現為某種功能實現(因而成象),既已成器,那么與之相適應的“邊界”形成,它是環變與象變合和的結果。整生完備性是指生態系統或生命系統在其所處環境中經過長期進化而形成,從簡單系統進化到復雜系統后,復雜系統可以直接地整體地較短時間地復制或產生同質復雜系統,而不必再次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的漫長過程。
(三)生態控制引入管理系統。按照生態系統思維設計生態控制系統。以開放的思維設計開放控制系統,最大限度地運用和消化外部資源,形成良性的資源利用循環體系。以偏平的思維設計網絡控制系統,最大限度發揮生產者、消費者、分配者、還原者的功能,形成環環相扣、信息暢通、高效運轉的分層管理體系。以立體思維設計金字塔控制系統,分層分類控制人力、物力、財力、外力,逐級實現控制簡約化,建立政令暢通、反饋迅捷的信息收集利用體系。以流動思維設計“配送”管理信息系統,按照“庫存”管理理論,通過平面化保證人流、物流、能流、資金流、價值流快速流動并實現增值,最大限度減少“渦流”和暫留時間,強化監控。以“生態位”思維設計職能機構和工作崗位,在立體網絡中最大限度減少職能交叉和崗位重復,做到盡職、盡能、盡才,健全機制制度體系。
按照生態系統恒衡原理,把生態控制系統植入現有管理系統并對現有管理系統作微調。對基層企業和單位,按照質變機理要求,運用內部化合、外部競合作用機制,根據市場變化,細化業務或整合業務,健全資源5R、質量、效率、利潤保證體系,建設生態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中層管理職能機構,按照相變機理要求,運用內部和合、外部化合作用機制,根據任務變化,整合相同職能、分化不同職能,發揮職能整體效應,健全工作協作機制,發揮網絡結點作用,主動連接業務邊緣地段,用好優勢要素,把準業務時間節點,強化業務督導,提供業務保障,建立上下聯動、左右協調、信息暢通、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對頂層領導集團,除了常規的戰略管理、重大決策外,要按照象變機理要求,運用內部化合、外部競合機制作用,根據所在單位總體形象和外部環境情況,提升核心理念,微調管理體制職能,注重形象設計表達,用好環境條件,改變競爭方式,營造良好氛圍。
四、生態整合學:整合及其成果
(一)生態整合學提出。作為研究有機體生態的科學,生態學研究經歷從生物學生態學,到自然科學生態學,再到社會科學生態學特別是人類生態學,再到哲學生態學,乃至整合學生態學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反映出生態認識和生態實踐的深化和升華。目前只達到哲學生態學層次,我們試圖用整合學研究方法推進生態學發展,取得初步成果。生態學綜合性很強,一般可分為理論生態學和應用生態學兩大類,尚玉昌等人認為理論生態學中的普通生態學是概括性最強的一門生態學,它闡述生態學一般原則和原理,通常包括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四個層次,相應地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系學,并指出生態學發展邁出第一步是從個體生態學轉向群體(種群或群落)生態學,第二步由群體生態學轉向生態系統生態學,第三步是人類生態學和生態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生態學已經發展到了能夠提供生態系統原理和方法階段。李宏煦認為生態學自誕生以來,大致經歷了生物個體生態學、生物種群與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人類生態學與生態人類學、人文生態及生態人文社會科學等五個發展階段。我們從生態系統研究層次和研究歷程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其一,自然生態學。自然生態是自然生態學研究對象。在??藸?866年給生態學下定義之前,有關生物生態的研究散見于生物學著作之中。之后,從生物學分離出來,然后取得獨立學科地位,又經歷了生物個體生態學、生物群體(種群、群落)生態學和生物系統生態學。20世紀50年代以來,現代生態學家廣泛吸收了遺傳學、生理學、行為學、物理學、化學、氣象學等傳統學科科學內容,同時運用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耗散結構、協同論、突變論等新學科新概念和新方法,豐富和發展了生態學,使之成為一門公認的相對成熟自然科學。其二,社會生態學。社會生態是社會生態學研究對象,包括人類生態、社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政治生態、歷史生態、社會環境生態等。20世紀下半葉,隨著生態運動蓬勃發展,環境問題成為社會中心問題,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發展,使之不僅滲透到自然科學領域,而且滲透到技術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發展出現代生態學科學體系。生態學學科體系形成中,生態學與人文科學結合,發展出人類生態學、社會生態學、政治學生態學、經濟生態學、文化生態學、法律生態學、人口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其三,哲學生態學。哲學生態是生態哲學研究對象。幾乎與社會生態學同步,發展出生態哲學、生態美學、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宗教學等。我們從1991年著手研究生態整合學。運用社會科學(馬列原理、思維科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歷史學、政治學、法學、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未來學等),自然科學(物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等)與工程科學(系統工程、生態工程、基因工程、管理工程等)進行有機一體化研究,力求在學科有機整合上有突破,多學科用于研究同一研究對象,形成一種新的學科導向即整合學科導向(它不同于綜合學科—各學科綜合運用于研究,但并不要求各學科形成內在的本質的聯系;也不同于邊緣和交叉學科—各學科并用于研究,但并不處于邊緣,而是直扣各學科本質內容,也并不交叉,而是運用于同一對象不同方面或層面研究)。整合學科的形成條件:其一,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其二,研究對象是可分的,每一分解對象是相對獨立的,其三,不同的分解部分是可以運用各相應的理論解釋的,其四,各種理論是相對獨立的,其五,各種理論之間有著本質的必然聯系。當時,錢學森正在建立系統學,該學科基本具備這些條件,可視為整合學科的先驅。我們提出的整合學科,還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的研究。生態整合學的基本范疇是八介范疇,基本機制是“五合”機制(合和、競合、和合、化合、綜合),基本概念是八體及變(質和質變、相和相變、象和象變、環和環變),基本術語是八形及變(態和態變、勢和勢變、界和界變、模和模變)。這些基本范疇、基本概念、基本術語和基本機制,可以在生態哲學、生態系統學和生態整合學中通用,論證和解釋生態現象。
(二)生態整合學規律形成機理。規律論證很困難(論證過程省略),但規律得來終覺淺:1.合和機理—生成有機一體律;2.恒衡機理—并存和諧協同律;3.相象機理—生長演替進化律;4.生升機理(縱向相象機理)—生升層創躍遷律;5.動凍機理(競合還環機理)—生發動態平衡律;6.還環機理—生境聯動循環律等。
(三)生態整合學成果。通過運用理論認識成果,揭示生態規律,它們實質上就是生態特性演繹結論。
1.有機一體律。生態系統由有機體及其環境構成,有機體固然是有機的,環境也是有機的(否則不成其為生態),因而生態系統也是有機的。系統整體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生態系統既然是系統,那么就必然具有整體性。有機性和整體性是生態關系的一體兩面,從內在結構關系看是有機的,而從外部特征看就是整體的,沒有有機性就沒有整體性,反之亦然。這是生態系統固有的本質的聯系。生命個體、種群、群落,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環境,不僅自身而且它們相互關聯起來,都是有機一體的。
2.并存諧同律。生態系統內部由多種子系統或有機體等組分構成,這些組分在空間上并存,在內在結構編織的生態鏈或生態網中,各居其位、和合相處,各展所能、競合相驅,各得其所、化合相容,共同維護生態系統的穩恒和功能。
3.演替進化律。演替是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過程,這個過程有順序、有方向和可預見。生態系統演替進化,一般經歷生成、生長、成熟、穩定等階段,典型歷程是依次經過先鋒期、發展期、頂級期等,最終形成穩定系統。一部生態進化史,就是生態系統不斷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形成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還原者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統發展演替史。
4.層創躍遷律。生態系統也是分層構造的,不同層次構成相對獨立的子系統,能夠發揮不同功能。由于質、相、象、環等體形變化,特別是態、勢、界、模等變化,促使一個層次子系統躍遷到更高層次子系統,提升生態系統發育水平。這也是系統內在的本質的規律。如,生命系統包括細胞,器官,生物體,群體,組織,社區,社會,以及超國家系統等8個層次,由低層次到高層次躍遷而來。躍遷有三種方式,即突然轉換,進化遞升,過渡性演變。在各層次之間通常出現一些過渡形式的系統,生態的哲學意義往往就在這里。
5.動態平衡律。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在特定時間內由于內外部物質變換、能量轉換、信息傳遞、價值交換等,使內部有機體之間以及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往往指的是頂級狀態),它具有一定的自控制、自調節和自發展能力(生態鏈和生態網起重要作用)。其最大特征是動態平衡。
6.聯動循環律。生態循環是指,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總是離不開物質、能量、信息、價值等在有機體之間以及有機體與環境之間流動、傳遞、轉化和再生,循環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基本功能。生態循環遵循自身規律。正是這些相互交織的循環過程將生態系統聯結成一個有機統一體。只要不遭受意外災變,這個生態系統將以有機整體生發和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