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視角下文明與文化相融性問題探
——兼論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文化建設
(2020.12.8在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文化建設研討會上的發言)
李傳林
四川省生態文明促進會副會長
西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教授
?
生態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是我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兩大重要部分,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因此,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文化建設是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一、這里提出的中心論題極具挑戰性
能把生態文明及其建設融入文化及其建設之中嗎?
1.文化的寬度和長度對文化中融入文明具有限制性影響。文化現象五彩繽紛,文化定義成百不千,皆因視角不同而異,但都是在生態無意識下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從大道至簡意義上看,文化可定義為人們各種生活方式的集合。而文明的定義和類別也是五花八門,但也可衷一是,就是人類各種生產生活方式的集合。由此可見,文明包絡了文化,而不是相反。雖然包絡了文化的文明與文化,在我國同樣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但是在生產生活經濟社會鏈條中,文化短而文明長、文化窄而文明寬,文化的寬度和長度容納不下文明之軀。即使這兩文在容納包容意義上不具相容性,也并不排除在滲透浸潤意義上具有相融性。
2.文明的維度和梯度對文明被融入文化具有限制性影響。文明共時性形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等,分別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自然)生態等多維度;而其歷時性形態包括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服務文明、信息/知識文明和生態文明,分別基于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服務社會、信息/知識社會和生態社會演化梯度。這與文化共時性形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觀念文化等,分別所涉物質、制度、觀念等維度不同,而且文化雖有歷時性發展演變過程,但更有如歷史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交錯沉淀疊加特性,其梯度性并不明顯,難以與文明共時同步而言。由于兩文之間維度錯位和梯度錯時,造成在這兩度上相容性不強,但并不排除在兩度交錯之間相融性的存在。
3.兩文之間融入與被融入矛盾需要在高度和深度上破解。雖然從總體上看兩文歷時性時間長度基本一致,但是共時性空間長度卻不同,同時也應當看到它們并未在高度上受到限制。如果在文化梯度上作出更清晰的解析,兩文可以在同一個思維空間的高點達到同一水平線。雖然從總體上看兩文共時性維度相差甚遠,但是在歷時性深度上并未受到限制。如果對兩文進行深度挖掘,可以在同一思維空間深層結構中抵達共同基點及其構成的平臺線。因而,可于高點水平線與基點平臺線之間尋求融合點,促進兩文融合。
4.成都城市建設資源直接為兩文創新融合提供保障條件。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其物態文態共融的道文化基因景致,為兩文融合奠定了優秀傳統文化堅實基礎。作為公園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其良好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為兩文生態化融合提供了優勢資源條件和生態發展空間。作為旅游度假、休閑養生、美食美景之都,其宜學、宜業、宜居、宜游、宜康、宜養、宜安、宜樂等條件優越,為兩文持續性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保障和生態生活場景。作為多元多層文化和多維多層文明疊加交融之城,其獨特的兩文優勢塑造,為兩文全面融合發展撐起了耀眼的文明高度。
二、這里亟待的理論思維必具突破性
現實建設對以文明融入文化的需要和可能,決定了必須在理論思維上實現突破。
1.在文化中融入文明要求文化進入文明包絡,促使文化廣義化。文化廣義化即從行為方式定義和觀察文化。由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集合而成的行為方式,既是兩文的本質含義,又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共同高點,為文化的容量擴增和文明的范疇規范,造就空間和形成規則,在這一高度上實現廣義文化與文明“等量齊觀”,造成既相容又相融更相榮的共容共融共榮三共格局。
2.把文明融入文化中要求文化/文明基于共性,促使兩文生態化。生態化即以生態理念構思和建設文化/文明。生活力和生產力集合而成的行為力,本就既具自然力屬性又具社會力屬性,而生態行為力居于這四力兩兩之間的中介地位,并把四力生態化地貫通起來。相應地生活關系和生產關系以及關聯的社會關系和自然關系四關系構成了復雜的行為關系,而居于各種行為關系之間的中介仍然是生態行為關系,它把人的各種行為關系聯通起來。因此,生態行為方式是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行為方式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它把文化和文明有機地聯結在一起。生態為文化注魂,為文明點燈,為兩文融合鑄就深層底盤。
3.生態行為方式要求規范引導文化/文明融合,促使兩文同質化。同質化就是文化/文明融合基于共同的生態本質內涵。生態行為方式作為人的行為方式的一個維度/層次,與人的行為方式一樣,不可脫離人的思維空間而獨立獨行,必在思維空間與思維活動本身關聯行動。在生態思維深度空間里,理論思維活動和實踐思維活動共生共存共作,這就是理論思維/實踐思維方式。生態行為方式同樣由生態理論思維方式和生態實踐思維方式一體化構成,而生態文化/文明建設方式,離不開生態理論思維/生態實踐思維的成果之規范和引導。
4.生態思行合一要求文化/文明融入深度意識,促使兩文同一化。同一化就是文化/文明同一于生態文化。思行合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強基因,也是人作為生命體的基本思維模式。其所在思維空間的天人合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深底蘊和意識,也是人這一生命體有別于他物的本質特性。無論天人合一還是思行合一,最終都歸一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學“道德”或道維意識。這里的道已經升華為本來意義上的本原、本體、本質和本性等規律,這里的德已經返璞歸真為對道的學習、思考、踐行和感悟而得道。生態思行合一指的是,生態思行即學思踐悟合于德,而歸于道即歸一于生態本然(道之四本集合),文化/文明同一化就是同一于道德文化即生態文化。
三、這里需要的實踐表達應具主體標志性
把生態文明及其建設融入文化及其建設,最終落腳于生態文化及其建設實踐中。
1.以生態生命主體為主角表達生態文化,體現城市建設以人為核心思想主題。突出人的力量,張揚成都城市生態文化魅力。增強生命活力,提升展示健康素養、文明素質、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增強思維創新力,提升展示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創業激情和創先勇氣。增強社會生態和諧力,提升展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強全面發展力,提升展示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增強城市有機力,擬人化、人格化規建城市,創建城市創新、和諧、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機制制度,推進活力城市建設。
2.以生態發展主體為主角表達生態文化,體現城市發展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主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調,彰顯公園城市生態文化特色。著眼全域公園城市,統籌展現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健全生態城鎮體系。著眼發揮綠色本底優勢,統籌展現“三農”協調和諧發展,豐富農業現代化生態內涵,統一規范有機、綠色、無公害農業發展。著眼推進新型工業化,統籌展現“三產”協調互動循環發展,推行清潔生產和綠色消費,倡導5R綠色環保模式。著眼高品質宜居地建設,統籌展現自然社會和諧持續發展,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環境,提升環境容量和承載力,持續推進旅游度假、休閑養生、健康養老、美食美景、精神文明、生態文化城市建設。
3.以生態思行主體為主角表達生態文化,體現城市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思想主題。突顯生態文化內涵,推進文化多樣化發展、生態一體化融合。促進生態意識增強、文化觀念更新,強化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呈現觀念性本體生態文化發展成果。促進生態產業發展、發展方式轉型,強化生態文明物質基礎,呈現物態性“載體”生態文化發展成就。促進科教興市、科教強市戰略實施,強化立德樹人、自立自強,呈現科教性“主體”生態文化發展成效。促進融合發展、差異傳播,強化新媒體技術支撐,呈現傳播性媒體生態文化發展成績。促進全民健康、全體幸福,強化全民健身、健康文化娛樂,呈現習養性文體生態文化發展成效。促進守正創新、移風易俗,強化民風家風社風建設,呈現風俗性民體生態文化成績。促進主體交叉、生態融合,強化綠色經緯貫穿整合,呈現復合性立體生態文化建設成果。
4.以信息網絡載體為主角表達生態文化,體現智慧城市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主題。智慧城市是具有共享信息、創新知識、獲取價值、提供服務、實施治理等多功能信息網絡綜合服務平臺對實體城市的數字映照,是一個功能齊備、運轉高效的虛擬城市,依靠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電子互聯網物聯網、多網合一、nG通訊等混合信息網絡技術支持,吸引各種生態文化主體和形態聚合于網絡空間,且產生新型的生態關系和有價值的生態文化。堅持虛實結合、網上網下結合,突出歷史文化和區域文化特色,以先進文化和主流文化為引領,以智慧城市平臺為支撐,打造歷史文化生態鏈和區域文化生態環,以此強力吸納和融合歷史文化與現世文化、傳統優秀文化與當代主流文化、區域文化與外來文化、紅色文化與綠色文化、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等數字資源,創生、生成、生長、生發新型網絡生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