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廳牽頭編制了《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時間為5個工作日,相關單位和個人如有意見建議,請以書面掃描件(單位應加蓋單位公章,個人應署實名并附身份證復印件及聯系方式)反饋到指定郵箱。
?
聯系電話:028-80589070
電子郵箱:29752187@qq.com
?
附件:《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
?
?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4月20日? ? ? ? ? ? ??
附件
?
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
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征求意見稿)
?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總體部署,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工作要求,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建設“美麗四川”,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主題,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在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抓好源頭防控,補齊治理短板,統籌實施一批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能力建設重大工程,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川渝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立足全省一盤棋,省市上下聯動,全面梳理重點任務,綜合考慮各類制約因素和瓶頸問題,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統籌謀劃實施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重點工程。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在整合完善現有污染防治能力和環境治理水平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夯實基層基礎,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和重點領域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優化提升全省環境治理水平。
堅持權責對等、分步實施。按照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財政關系,明確省級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充分調動市縣積極性。根據輕重緩急、區域差異和資金匹配成熟度,按年度分步分級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共治。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為關鍵,以深化企業主體作用為根本,明確污染防治各類主體權責,暢通市場參與渠道,促進融資、債券、信貸等多方資金共同參與,推進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全省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體系總體架構初步形成,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基本建成,生態環境管理、執法和科研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業務工作實現“統一指揮、協同管理、上下貫通、一體監管”,全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二)具體目標
1.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23年底,全省國考斷面力爭達標率95%以上,基本消除劣V水體,建成一批“美麗河湖”;70%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力爭達到90%,未達標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在國家下達的基數上下降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0%左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輻射環境質量安全穩定。
2.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全省生態環境現代化監管體系總體架構基本形成,管理制度機制不斷完善,環境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生態環境管理、執法和科研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實現六個“精準”,即環境感知精準及時、信息資源精準在線、智能分析精準全面、綜合決策精準可靠、指揮調度精準快速和考核評價精準完善。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業務工作實現“統一指揮、協同管理、上下貫通、一體監管”,全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三、主要任務
針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對照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有效銜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主要實施以下四個方面重點任務。
(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啟動達峰行動,探索四川路徑。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推動各市(州)因地制宜探索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鼓勵成都市、廣元市打造升級版低碳城市,加快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碳中和示范區建設。有序推動年碳排放50萬噸(或綜合能源消費50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切實降低碳排放強度。協同減污降碳,不斷提質增效。協同控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控制甲烷排放行動,統籌控制消耗臭氧物質與氫氟碳化物,推動氫氟碳化物自動監控、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提高六氟化硫回收利用水平,推廣低碳替代技術。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提升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匯增量。開展空氣質量達標與碳排放達峰“雙達”試點。夯實科研基礎,強化保障支撐。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常態化編制溫室氣體清單。制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標準化和智能化。探索構建區域碳減排市場機制,爭創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加快建設西部環境資源交易中心,啟動實施碳資產提升行動,提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參與能力。開展零碳或近零碳試點示范,積極培育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三水共治,繪就錦繡蜀江。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強化城鄉生活污水治理,科學實施水資源調度調配,推進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和美麗河湖建設。深化飲用水水源保護,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力爭到2023年全省主要河流干流及一級支流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其他河流水質持續改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比例不低于80%。深化協同治氣,實現藍天常在。協同開展PM2.5和O3防治,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加強成渝地區污染聯合應對。制定新一輪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重點行業VOCs綜合治理行動。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強化車船油路港聯合防控,深化面源污染治理,推進揚塵精細化管控。推動成立成渝雙城經濟圈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持續開展噪聲污染防治和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監管。加強凈土清廢,建設無廢城市。開展土壤環境風險排查,建立四川省土壤環境風險源管控清單。選擇典型行業和地塊,開展土壤污染修復治理試點示范工程。推動四川省長江-黃河上游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區建設,嚴控土壤環境風險。著力化解長江、黃河干流岸線3公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的尾礦庫環境風險,推動解決工業固體廢物堆場(渣場)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推進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提升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全面開展放射性廢渣綜合治理,補齊放射性廢渣處置能力短板。
(三)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優化空間布局,守住生態安全。聚焦“兩屏四區、八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三大空間。劃定落實空間管控邊界,推動“三線一單”落地應用,強化底線約束。實施生態工程,提升系統質量。統籌實施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等國家重大生態工程,有效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加強體系建設,筑牢監管基礎。全面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推動建設若爾蓋國家公園,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強化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規范建設和監督管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珍稀瀕危動植物,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預警體系,防控外來物種入侵,深入推進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開展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基地創建。
(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強化管理能力,實施測管協同。建設生態環境要素感知監測網絡,補充完善監測分析要素,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感知全覆蓋。分級分類推進生態環境機構能力建設,強化特征污染物及應急監測能力。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數據中臺等信息技術,按業務需求和功能進行智能分析,構建統一的生態環境業務應用大系統。建設監控預警指揮中心,在21個市(州)建設指揮分中心,配齊配強應急指揮和宣傳教育等基礎設備。提升執法能力,優化環境監管。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要求,從鄉鎮、縣級、市級、省級層面,補齊補強裝備配備,推進執法能力規范化建設。創新執法方式,拓展非現場監管的手段,加強新技術新設備運用。開展排污單位監測監控信息質量分析和監管,構建空路立體檢查平臺,全面強化執法效能、提升執法水平,推動建成覆蓋全面、及時高效、精準專業的生態環境監督執法隊伍。增強科研能力,提供技術保障。優化整合市(州)現有科研資源,著力培育問題解決能力和提升成果轉化技能,統籌試點建設市(州)生態環境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建立生態環境科研協調機制,推進監測調查、科研觀測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與共建共用。加快構建全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發體系,逐步建成開展基礎應用研究、科學技術創新和高級人才培養的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實現科研業務創新轉化有機結合、分工統籌高效有序。
四、重點工程
對照建設任務,深入實施重點行業企業低碳化建設等十項重點工程,穩步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一)實施重點行業企業低碳化建設工程。啟動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成都都市圈等區域梯次有序達峰,實施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專項達峰行動,強化重點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監測。
(二)實施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控排工程。開展能源活動和廢棄物領域甲烷回收利用行動,重點控制油氣開采儲運環節甲烷排放,提升白酒行業廢水處理環節、垃圾填埋與焚燒過程的甲烷回收利用水平。實施農業領域化肥負增長行動,控制農業活動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
(三)實施低碳(零碳或近零碳)試點示范工程。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制定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建設指南,構建近零碳排放區遴選和評價體系。實施碳捕集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工程,探索優先在火電、鋼鐵、水泥和油氣等行業,分階段有序推進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技術研發示范。
(四)實施重點流域水質鞏固提升工程。實施沱岷江等流域水質鞏固提升、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綜合防治、黃河及川西北流域水生態保護、提升飲水風險管控促民生改善、推進農村水環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和四川省地下水污染防治等一批重點項目。繼續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治理不達標河流和湖庫,統籌水、岸、城,開展重要河湖生態修復。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一批工程項目,有序推進全省7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配套管網建設。
(五)實施重點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實施達標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3年空氣質量達標沖刺、2025年空氣質量達標攻堅等一批重點工程。開展重點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設施建設,實施全省工業爐窯綜合整治,推進重點園區、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一批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和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強化新建項目和石化、?;悢U建項目進入園區,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推進企業生產技術升級改造。加快推廣新能源車,推進揚塵精細化管控,移動源整治,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整治等工程。
(六)實施重點區域土壤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工程。開展重點區域農用地安全利用,建設用地治理修復試點示范,抓好四川省長江-黃河上游土壤風險管控區建設,實施一批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整治一批環境風險突出的固體廢物堆場(渣場),新建一批規范的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完成規劃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建設,配置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成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和四川稀土冶煉分離含放射性廢渣安全處置場。
(七)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開展天然林保護與營造林、退化草原修復、濕地保護與修復、石漠化綜合治理、自然保護地建設、礦山生態修復、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態修復治理等一批重點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保護江河源頭生態,整治修復灘涂濕地,建設江河岸線防護林體系和沿江綠色生態廊道。
(八)實施生態環境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統一規劃生態環境要素感知系統,拓展溫室氣體監測、農業面源監測能力,建設PM2.5和O3協同監測與預警感知網絡,提升重點流域自動監測及預警能力,開展噪聲感知網絡示范建設,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測監控體系,逐步推進交通干道和工業園區的專項監測能力建設,加強自然生態監測、觀測站點建設。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機構能力建設,改造部分駐市監測機構實驗用房,強化特征污染物及應急監測能力。整合生態環境信息資源,建設生態環境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和數據中臺,構建全省一體化業務應用大系統,實現數據融合、系統整合和業務協同。建設省級生態環境監控預警指揮中心,在市(州)建設指揮分中心配置齊全應急指揮和宣傳教育基礎設備。
(九)實施生態環境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標準化建設鄉鎮生態環境監督執法能力,充實基礎執法裝備配備,實現鄉鎮執法能力全覆蓋。規范化建設縣級生態環境監督執法能力,推進“局隊合一”工作,加強裝備技術力量配備,確保精準分析研判,快速科學處置。提升市(州)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專業化建設,通過補齊補強隊伍裝備,豐富完善現場執法方式,構建空路立體檢查平臺,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推進省級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開展排污單位監測監控信息質量分析和監管,采用大氣走航車、無人機巡查和水下機器人取證等現代化執法手段,及時高效解決重點生態環境問題。
(十)實施生態環境科研能力現代化建設工程。優化整合市(州)科學研究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等生態環境專業技術資源,在部分市(州)試點建設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加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創新研究院、成渝地區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推動地方高效轉化科技成果、解決環境問題、支撐發展決策。啟動“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四川遙感應用基地”“西南山地及高原生態保護紅線研究”部級重點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推進“多介質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控制”“環境保護核與輻射安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控分析”“環境政策規劃模擬”省級重點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推動“四川省司法鑒定快速檢測實驗室和水生生物毒性實驗室”等建設,提升省級基礎科技支撐能力和研究成果輻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領導小組,由省政府有關領導擔任組長,省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作為成員,統籌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有序開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生態環境廳,組織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按年度以“清單制+責任制”方式做好監督管理和指導考核。
(二)統籌政策支持。以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為契機,發揮頂層統籌、健全管理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各相關部門結合行政審批制度,開通落實重點任務綠色通道,形成多部門“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三)強化資金保障。積極做好建設主體財權事權劃分和資金統籌保障,多渠道、多形式組織籌措建設資金。創新融資方式,推動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充分利用綠色金融債券、專項貸款、中長期貸款等支持項目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或發債融資。省級財政、發展改革、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水利等部門要積極安排專項資金,推進任務落實,保障指標完成。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重點任務積極落實相關資金,抓緊推進項目建設,建成的污染治理設施要規范運行和管理,確保設施設備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
(四)抓好責任落實。省直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構建大環保格局,上下協同、內外聯動,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市(州)項目實施聯動銜接機制。各級財政、發改、住建、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經信、林草、交通等部門要各司其職,按照職責分工,制定落實方案計劃,加強協調配合,完善配套政策,推動目標任務落實。各部門編制相關實施方案時,要與本行動計劃做好銜接。
征集結果: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于2020年4月20日至2021年4月27日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意見征集期間,共收到反饋意見0條。